近年来,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立足辖区实际,创新构建“组织联建-资源联享-服务联动-发展联促”的四维治理体系,通过“党建引领+统战聚力+社区共治”的“公益共同体”协同模式,为街道高质量发展凝“新”聚力,将新阶层人士的专业势能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发展动能。
一、织密机制经纬,激荡组织活力新气象
街道始终坚持把组织建设和完善机制作为让新阶层力量“活起来”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方式。一是党建领航,压实责任强基固本。将新阶层统战纳入街道党工委“头雁工程”,实行领导班子“一对一”联系制,12位班子成员对接12位党外代表人士,通过“月度联席会+季度督导制”实现政治引领与责任落实双轨并行。二是星火互联,全域覆盖聚沙成塔。创新“网格化摸排+行业化推荐”模式,建立四类新阶层人士动态人才库,现已录入74位。在虹悦城商圈、赛创产业园、小行社区万谷产业园等枢纽打造“同心驿站”,以“理论学习+产业走访”激活新阶层人士“朋友圈”。三是跨界融创,医社共治破界赋能。街道新联会发挥社会影响力,联合江苏省中医院、江苏省第二中医院、南京脑科医院、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、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等共建赛虹桥“名医进社区”基地,以“党建+医疗”模式推动资源下沉,实现统战力量向“治理合伙人”跃升。
二、淬炼先锋方阵,凝聚人才资源新势能
深度挖掘辖区统战资源,广泛整合新阶层统战力量,助推经济社会发展。一是思想铸魂,红色纽带汇聚同心。开设“新阶层党校”定制课程,邀请市委统战部、市残联、区委党校等部门,融合红色场馆实景教学与每月“相识新联会”沙龙互动平台,构建“政策解读+红色教育+社会治理”多重赋能体系。二是实践砺剑,参政议政彰显担当。建立“代表委员培优链”,重点培养政治素质好、影响力大、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,依托人大、政协等相关部门,推荐区人大代表2名、区政协委员5名,在经济建设、社区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,提交建议提案11条。三是品牌塑形,公益矩阵温暖城脉。围绕“同心公益共同体”项目,打造“名医面对面”“科学家与中小学生对话”“小虹人学院”“星星咖啡”等近10子IP,链接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质资源。建立“协商议事直通车”,定期邀请新阶层人士列席街道、社区议事会,以“小切口”服务“大民生”。
三、构筑赋能矩阵,打造协同发展新生态
街道着力保障新阶人士开展活动有场所、建言献策有渠道、服务社会有平台。一是智库领航,助企纾困强信心。邀请金融等领域会员组成区域经济发展“虹创智库”,在“红色商圈”“赛创空间”等举办政企恳谈会4场,构建“问题征集-联席会商-跟踪反馈”服务链,助企纾困响应率100%。二是共治筑基,社区焕新解难题。推出“小虹人”学院、“三个空间”、小“行”大爱等各类公益活动50余场,联动新阶层人士破解停车难等“城市病”。三是科普润城,文化滋养育未来。依托赛创产业园打造“科普教育实践圈”,开展地质、水文、航空航天等主题特色活动,2024年共开展12场次,惠及青少年超千人。鼓励新阶人士开展书法、绘画、摄影等等公益活动,举办“文化进社区”等各类文化活动10余场,赠送书画作品上百幅。
四、彰显虹彩担当,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
街道联合延陵荟公益,将专业服务引入社区、公益理念植入社区。一是治理破冰,多元共治解民忧。用好用活街道“双托双进”基地,立足“要事共商、社区共建、社会共治、成果共享”工作理念,引导新阶层人士参与社区协商会议12场次,推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等4个民生难题。二是惠民暖心,精准服务零距离。根据新阶层人士优势特长,清单式个性化制定10余项系列活动,开展草帽子医生义诊、知识科普、高考填志愿指导等社会服务60余次。三是大爱无疆,慈善之光耀赛虹。引导新阶层人士认真履行社会责任,积极参与“慈善一日捐”“定向帮扶”“公益路演”、困境儿童慰问等慈善活动,全年捐助的款物合计43万元,构建“物质帮扶+精神关怀”立体援助网。
(来源:雨花台区委统战部)